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学组组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领衔研究的我国首个国产人工角膜“领扣型人工角膜”已经获得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此前被临床医生认为是“复明绝症”的角膜盲患者有了重见光明机会。
此款人工角膜是史伟云教授团队在参照美国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片型结合我国患者眼部特征,历时9年研发成功的一款人工角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国产人工角膜零的突破。
史伟云介绍,这是一款完全由人工材料制成的特殊屈光装置,适用于因角膜移植高危排斥等因素不能进行常规角膜移植术的患者,对适用范围内特殊角膜盲人群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角膜供体缺乏现状。
临床上有15%左右的角膜盲患者是因为遭受严重角膜化学伤或热烧伤后导致角膜完全被破坏,或是多次人体角膜移植失败的患者,或是由于免疫造成角结膜和泪液分泌有问题,角膜被大量新生血管覆盖。史伟云教授介绍说,这些患者如进行传统的人体角膜移植术,会造成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导致手术成功率极低。植入人工角膜是这类患者唯一的选择。一方面,人工角膜移植术后不会因为免疫排斥而导致手术失败,另一方面,人工角膜移植后获得的视觉效果会比人体角膜供体移植更好。”